3月12、13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中兴通讯、大唐电信、UT斯达康等通信业中的佼佼者不约而同地在此时举行专场招聘会,通信业人才需求之大、争夺之激烈可见一斑。且随记者到各招聘现场一探究竟。
中兴通讯:国际需求打头,空缺职位逾百
International职位是主打
中国本土电信巨头走向世界早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中兴、华为等企业不但在国内茁壮成长,其触角早已伸向海外。2005年被称为中兴的国际年,其董事长侯为贵曾表示,作为发展国际市场的准备,中兴首先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做好国际化人才的储备。2004年底,中兴已经在深圳、成都、杭州、哈尔滨等城市,开始了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10大城市名为“Global2005”的国际人才全国巡回招聘会,抛出了国际开通维护工程师、国际技术支持工程师、国际工程商务经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国际网规网优工程师等十几个“Internation-al”职位。
随着3G的到来,中兴的海外市场已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向发达国家进军。早在今年2月,中兴就带着自主研发的基于UMTSR4的3GWCMDA“一站式”商用解决方案及3G全系列手机等技术和产品闯荡法国戛纳的“3GSMWorldCongress”,并在会上发布了两大新闻:中兴通讯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将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阿尔卡特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OEM中兴通讯3GCD-MA2000基站系统设备;3月下旬,中兴通讯还将在欧洲举办规模空前的3GWCDMA和NGN巡回路演。如此大的动作,不难想象为什么中兴一而再再而三地网罗“International”专业人才。
3月12日,记者到达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二楼演示厅时,门口应聘者排起的长队已经由演示厅蜿蜒曲折地到达二楼大堂。热门行业明星企业的吸引力毋庸赘言。每个求职者手中都有一份现场招聘的宣传单,上面有岗位需求及招聘会现场流程。被分为
ABCD四大类的空缺岗位,A类的就是10个国际市场/工程类(InternationalMarketing&Sales)职位:国际技术支持工程师、国际开通/维护工程师、国际客户经理、国际市场经理、国际网络规划/网络优化工程师、国际项目经理等等。D类的管理/生产类(Man-agement&Manufacture)的众多职位中,亦不难发现国际HR主管、海外融资主管、海外财务经理、涉外法律顾问、国际招标主管等与海外事业相联的职位。
现场招聘分4个环节:简历初选、综合能力测试、专业技能测试以及口语测试。这么短的时间内还不忘安排英语口语测试,意义还是在于国际战略和海外市场。
百里挑一,任职要求严格
从早上9点开始到下午近3点,演示厅外等待登记简历的队伍就一直排着长龙。应聘者先在前台登记,然后按照求职意向分类。接着,在第一个大厅到职位所属部门接受第一关综合能力的测试。之后,进入第二个大厅,进行专业技能测试。最后为英语口语测试。通信企业的招聘会也体现了高效的特点,但因为人多,等候还是不可避免。某研究所一位求职者告诉记者,他从上午11点不到就进场,直到下午3点半才结束,午饭也没吃。“很麻烦呀,有‘四关’呢,最后还要考英语口语。”至于是否能进入下一轮,他心里也没底。
尽管通知上写着公司将于会后联络相关人员进一步面谈,但据记者了解,不少求职者在第三关结束后就被婉拒,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经验。南京邮电学院一个学光通讯的小姐应聘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却因为工作经验只有两年而被告无望,只得无奈地接受现实,“对方要求是3年和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我还不够,没办法。”
一位江西财经大学毕业的小姐向记者叹道,“我应聘的是营销类岗位,有3年工作经验,和要求的工作年限差不多,但因为我的营销经验是在家电行业做的,做通讯的中兴大概觉得不对口吧,所以没要我。”
而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更是被客气地直接拒之门外。“他们说这次是社会招聘,面对的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应届生应该走校园招聘的路,不归他们管。”一个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应届生白跑了一趟。
在中兴的公司网站上可以看到本次招聘职位的详细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列在最前面的“应聘基本要求”对学历和经验作了细致的规定:“重点大学本科,3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重点大学硕士,1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重点大学博士,相关专业。”
还有不少职位对经验有更为严格的标准:网络规划设计师(海外),5年以上通信行业背景和较强电信技术背景;产品认证工程师(深圳),5年电子行业工作经验,其中至少2年产品认证相关工作经验;EMC工程师,5年电子行业工作经验,其中至少3年EMC测试与EMC设计相关工作经验。而高级国际融资经理一职还要求“品貌端正,身体健康”……想进中兴,还真不容易!
UT斯达康:缺失招聘方的专场
没人?开什么玩笑!
3月12日,与中兴通讯专场招聘的热热闹闹不同,UT斯达康的专场招聘虽然前去的应聘者不少,却因为招聘方的缺失而显得凄凉。当天上午10点半刚过,记者接到“线报”:UT斯达康今天招聘会“放大家鸽子”,说好9点开始在大上海时代广场28楼开专场招聘,现在到10点半了还没工作人员来,门口已站了很多人……
当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UT斯达康紧闭的玻璃门上有一张应聘者贴的告示,质问“为什么对外公布专场招聘会3月12日9:00-17:00,结果却没有一个负责的人出现”,而公司网站上也没有发布有关取消本次专场招聘的任何消息。门内的地板上零星散落着几份简历,估计是失去耐心的应聘者从门缝中塞进去的。
在场等候的应聘者告诉记者,公司一直门紧闭,灯没开,不见有人在的迹象。“10点过的时候还有很多人,现在都没什么人了,全走了。我也不打算再等下去了。”有人准备离去。“我们也是刚到15分钟吧,没见有动静,这个玩笑真是开大了。”有人很纳闷。“我打算下午再来看一看吧。”28楼的电梯铃不断响起,应聘者进进出出,都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记者询问他们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51JOB”、“ChinaHR”、“他们公司的网站”……“好多招聘网站都有。”有应聘者抱怨,“别的网站也就算了,做广告也难辨真伪。最可笑的是他们公司自己的网站也有!”
当晚,记者上网查询,果然UT斯达康的公司网站上有3月12日专场招聘的信息,还写着:“欢迎现场交流!”真不知道他们是让应聘者和谁交流?其他招聘网站也有相关专场招聘信息的链接。
再也不用UT斯达康的产品
当应聘者看到信息兴冲冲地赶到现场,却发现招聘方没有出现。等待之后,招聘方依旧迟迟不现身,心里的恼怒可想而知。虽然人来人往也很热闹,可没了招聘方还是一场空。求职者虽然是弱势,但也不能任由人欺负。对应聘者的不负责任自然会带来恶果。
最直接的恶果就是应聘者拂袖而去,公司落下一个没有信用、不尊重人才的坏名声。于是,没人愿意加入,从此再也招不到好的人才。恶果二,公司形象大毁,产品受牵连。“以后千万别买UT斯达康的东西啦。”这是当时应聘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更有人说:“回去赶紧就让我爸把他那个小灵通换掉!”
事后记者打电话去UT斯达康上海分公司,前台小姐说,对此事,上海分公司一无所知,HR部门没有接到任何有关开专场招聘会的通知。记者希望跟HR联系,前台小姐说,HR不在,有任何疑问请直接致电杭州总部。
大唐电信:TD-SCDMA研发打人才战
人才招聘专注TD-SCDMA
3月13日,就在中兴通讯专场招聘会第二天,他们的老对手上海大唐电信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就在浦东新亚汤臣洲际大酒店举办招聘专场。虽然大唐电信此次专场招聘提供的职位没有中兴通讯那么多,但同样吸引了众多应聘者。在公司项目及岗位说明的环节,不断涌入的应聘者把会场挤得满满当当,服务生添了两次椅子还是不够坐。
作为TD-SCDMA的标准制定者,大唐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投注在TD-SCDMA的研发和产业化上。自然,人才的需求也紧紧围绕TD-SCDMA。专场招聘的名字就叫“TD盛世,诚聘英才,大唐与您春天有约”。蓝色宣传单上“TD-SCDMA”是除“工程师”之外,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让我们借着TD-SCDMAD春风,一起成长,共创理想。”而公司项目介绍也集中在TD-SCDMA终端及网络产品的研发进程、发展计划和人员需求上。
全球3G标准有W-CDMA、CDMA2000以及TD-SCD-MA3种。其中,唯一的国产标准TD-SCDMA带着不可避免的民族情结,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此,大唐电信招聘负责人张小姐认为3G牌照即将发放,大唐的未来一片光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大唐也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的竞争将集中在人才上,如基带硬件工程师、协议软件工程师等都是市场人才紧缺的岗位,所以大唐要广纳TD的研发英才。而大唐作为标准制定者在技术领先、研发环境等方面对人才也很有吸引力。
项目及职位说明为应聘者服务
10:15,大唐电信专场招聘的项目及岗位说明开始。这个环节由4位大唐人用PPT做了演示。人力资源部经理介绍了大唐文化、组织结构等综合性内容;终端产品部员工介绍了终端产品开发的流程、技术以及在整个手机产业链的位置……这给应聘者充分了解大唐的机会,也让应聘者对主要的几个部分的职责有了感性认识,在选择岗位上更有方向性。
听完介绍后,有的应聘者即可按照岗位所属编号,到不同的桌前与相关负责人面谈;有的还在就听到的内容进行讨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位。次序井然。下午1:30,大唐还有近1个小时的招聘职位发布的介绍会,具体介绍招聘的各个职位。“听听蛮有用的,对大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错,对我这样没什么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挺有用。干这一行的人自然很了解的,没干过就不是这么清楚了,虽然我的专业是计算机。”应聘者如是说。
贝尔阿尔卡特:人才招聘、品牌宣传一箭双雕
品牌效应,声势浩大
从走廊开始的巨幅宣传海报、400平米的大厅、优美而现代的法国歌曲背景音乐、金发碧眼的前台小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3月13日在金茂大厦君悦大酒店2楼举行的专场招聘会是几家专场招聘中最隆重的。
记者从大唐现场赶到金茂已经超过11点了,但现场依然人满为患,等待面谈的队伍排出了大门。“截止到10:30,我们已经有超过1000名应聘者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高立川告诉记者。
整个大厅被分成2个区域,最里面长方形区域有两排方桌,都是各个部门的经理,进入这个区域的应聘者就是过了第一关面试的。而第一关的面试由各个部门的HR完成。一个环形的展台把这些HR圈在了当中,求职者按部门排起的长队呈放射状地填满了大厅。
现场巨大的屏幕反复播放着介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PPT,屏幕前的几排座位坐满了人。屏幕的边上是巨大的立牌———本次专场招聘近500个职位的发布。立牌前依然人头济济,很多人埋头抄写岗位,不时有人上前询问高立川相关职位的具体要求。
忙于接待应聘者的高经理热情地为记者介绍了他的上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人力资源总监范星先生。与华为、中兴的低调拒绝采访不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很乐意配合记者的工作。记者见到范星总监时,其他媒体的记者已经采访了他近1个小时。
如此大手笔的活动,意义已经超出单纯的人才招聘。高立川告诉记者,上海本地的专场招聘也是公司宣传品牌的一个机会。公司本身的品牌知名度吸引了众多求职者,而现场的展示更强化了品牌在应聘者心中的形象。品牌宣传和人才网罗在专场招聘中一举完成,可谓一箭双雕。
全球采购中心将移至上海
作为电信设施供应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空缺职位上有大量的软硬件开发工程师、网络传输工程师不足为奇。而立牌上打头,也是占据本次专场招聘量之首的却是采购部的众多职位,从采购订单控制到物流控制主管,从非生产资料采购(楼宇装修及设施管理)到非生产资料采购(服务类)……大大小小的职位总共有18个。
这么大的需求,莫非是要上什么新项目?高立川经理回答了记者疑问,这是因为公司全球采购中心正逐步转移到上海。为采购中心东移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就是为什么此次采购部有这么多细分的空缺职位、会有如此多的人才需求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