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物理问答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网上物理问答    退回上步<===

 

网上物理问答(2003.6-2003.9.6)
特别希望能听到您的建议和意见

提意见或问问题方式:  1.给作者发Email   2.给作者留言

姓名:Colleen    
问题:我是初二学生,学习《声现象》。请问,既然立体声更为逼真,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开关?
解答:Colleen同学,你好:对于立体声好听,为什么还设开关的问题,我不知道具体原因。但用我多年无线电爱好者的知识和物理知识推断是这样的。在调频收音机上设这一开关,是因为目前许多地区无线电信号还很弱,如果打开立体声开关,弱台不但没有立体声效果,反而会降低收听效果。而电脑和许多音响上的开关不是立体声开关,而是调节二维、三维效果场的开关。在不同的听觉要求下,对声音的要求也不一样。有时为了听清道白,很可能单声道更能让人听清。
不知上面的推理你是否满意。如果你有更正确的答案,一定要教给我。

姓名:词典
问题:我现在学到《声现象》这一课,我想问一下怎样测量声速呢?
解答:词典朋友,你好: 测量声速一般都有声音测速仪。如果不用仪器,我们自己做实验。可以在一个高大的建筑物前几百米甚至近千米的用秒表来测量,当一个特大的声音发出时按下秒表,等听到回声时使秒表停下来。用刻度尺测量出这段距离的数值乘以2(因为声音先到建筑物再返回来),再除以时间就是声音的大致速度。

姓名:周婧
问题: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的学生,我想知道一个吹满气的气球扎紧口,用针一戳,为什么会爆炸?这是一个什么原理?
解答:周婧同学,你好: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下面的解释,是我用物理推理方法进行解释的:圆球状的物体最稳定,所以大型桥梁一般都采用拱形结构,鸡蛋也因为圆型而不易碎(如果鸡蛋是方形的,那就太易碎了)。当气球很大时,里面产生的压力也特别大,当用尖物顶破一点时,气球橡胶马上从这里开一个大口,你听到的声音一个时橡胶撕裂的声音,更主要的还是里面的气体在很短时间内由大压强变成小压强膨胀时,便破碎的橡胶震动产生的声音。不知解释的对不对,如果你知道了更正确的答案,希望能教给我。

姓名:何程
问题:我想请您给我讲一下关于弹力的方向和书上第8页的练习3,4,5
解答:何程朋友,你好: 弹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有接触面参与时力的方向总和接触面的方向垂直。绳子的弹力方向总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课本上第3题小工艺品受3个力的作用,重力G竖直向下,绳子a产生的拉力水平向左,绳子b产生的拉力沿着绳子b指向右上方。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如上图。第4题钢管受3个力作用,自身的重力G竖直向下,左端地面产生的坚直向上的支持力F1,右侧绳子产生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2。F1和F2都是弹力请看上图。第5题图看上图。

姓名:CC
问题: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一学生。在刚学《力》是,就有问题了:怎样按力的性质效果分类?我想了很久也不明白,急切等待您的解答!真的拜托了!
解答:CC同学,你好:正好今年我仍教高一。对于“性质力”任何书和资料上都没有给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就是说要靠理解去掌握它。“性质力”和“效果力”是两种不同的力的分类方法,同一个力叫这个名就是性质力,叫另一个名可能就是效果力了。我跟学生们用下面两种方法来区分它们。第一种是推荐使用的方法:先把效果力弄明白,剩下的就是性质力。效果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定义的,而性质力是按力的本身的性质定义的,比如“弹力”它就是性质力,它的定义是从“变形”“恢复原状”“产生力”定义的,它既是弹力产生的过程,也是弹力的性质,它根本没效果的痕迹,绝不能说因为“弹”才有力,而效果力都可以这样说:因为它是使物体运动的力所以叫“动力”;因为物体力的效果是使物体相互吸引,所以叫“吸引力”;因为对平面有压的效果所以这个力才叫“压力”。再比如“摩擦力”是性质力,因为它的定义上没有“摩擦”的痕迹,但“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就是效果力了,因为字面上已经存在了力的作用效果“滑动”“静”等。另外还有一点除重力外,其它的性质力概念都比较宽,一般都包含几种常见的效果力,而效果力中可以是某个性质力承担,但没有一个效果力可以说它包含某个性质力。第二种方法是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们采用的下策,那就是性质力在高中阶段只有六种“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除些之外题上的力就都是效果力了。

姓名:JNYE
问题:一光年等于几米
解答:JNYE朋友您好:在教学中要计算一光年需要这样算:
    3×108m/s×3600秒×24小时×365天=9.4608×1015

姓名:豆豆
问题:考试前认为复习的很好了,可是考试后觉得很不好,这是为什么?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解答:豆豆同学,你好: 考试前认为复习好了,但考试时考不好,是因为你在复习时根本没有该掌握的知识复习好。复习时应该合上书和本,在纸上总结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然后再打开书和本,看哪些学会了,哪些根本就不知道,哪些忘了,然后对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进行实实在在地复习。物理学习知识点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应用起来,特别是高中物理更是如此,应该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到生活现象和物理习题上。对于理论题和计算题还要养成一个优秀的习惯: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对于你提高物理能力是最好的方法。祝你物理能学好。

姓名:林章波
问题:物理最重要是学什么。下期我才读初二,所以我想问,我要怎么听课呢?我不知道什么叫做物理,我没问过家人!
解答:林章波同学,你好: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重要的就是学会物理知识,用它来解释我们周围的物理现象,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比如“为什么扇扇子凉快?”“为什么气球能飞上天?”,这些都是物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如果要问什么叫“物理”,可以说叫物体的道理,但定义是“研究现象,找出规律,论述其他运动变化的原因”。祝你成功。

姓名:学生
问题:老师:如图所示,斜面长L,高h,要把斜面下端重G的木快沿斜面匀速拉上去,加在重物的拉力为F,求:1、动力功 2、有用功 3、额外功4、机械效率5、若L=80cm,h=20cm,木块重G=120N,l拉力=40,机械效率为?6、木块沿斜面匀速拉上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7、如果机械为50%,F=?8、如果机械效率为100%,F=?此时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图忘了画
     在这个题目中我不能分清总功和动力作功之间的关系
解答:署名"学生"的朋友,您好!该问题分清哪是有用功,哪是总功。“对人们有用的功是有用功”,此题目的不是沿斜面推物体,而是为了让物体升高,所以“把物体升高斜面的高度做的功叫有用功”,而利用斜面所做的功就应该叫总功,克服斜面的摩擦所做的功叫额外功。1.动力功FL;2.有用功GH;3.额外功(FL-GH);4.机械效率GH/(FL);5.75%;6.这部分对于你来说要难一点fL=FL-GH f×0.8m=40N×0.8m - 120N×0.2m f=10N;7.如果机械效率为50%,那么有用功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总功:Gh=FL×50% F=60N;8.如果效率为100%,则FL=Gh,F=30N,此时的前提条件就是斜面没有摩擦。

姓名:江枫
问题:高一物理该怎么样学习,快考试了怎么样才能复习呢?
解答:署名江枫朋友,您好!
    不知您对高一物理的学习到底是什么程度。要学好物理就必须“用脑子”去学,而不是一味地去做题。一年又一年的高考已经给了我们不小的警示,学习物理不是把知识点背得怎么样,不是做了多少道题就高枕无忧了,而是在学习物理、做物理练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联系。学好物理要贯彻三大技术:学会总结和联系、学会一题多解、学会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简单的三个要求,要做到它,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一般的同学是不会达到的。但一旦达到这样的要求,你根本就不用担心物理成绩、数学成绩会比别人差,那只是过去的历史了。
祝您通过努力能成功。

姓名:李燕
问题:在物理新教材第十章中《波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验的“波的折射”中课本所提的浅水区和深水区是怎样形成的,为何浅水区和深水区都是水做为介质却有不同的传播速度?
解答:李燕朋友,您好!
    因为我们今年是第二届用新教材,所以问了几个老师都没有说清不同介质的问题。下面是我大学教材上关于声速在不同介质中速度大小的描述,我认为深水区和浅水中的不同的波的传播速度和此特别相似,我认为可以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来解释: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压强和介质的密度。虽然说深水中和浅水中水的密度相差不大,但压强相差很大,所以造成了传播速度的不同。
不知我的回答是否满意,如果将来您有更准确的答案,请告诉我,谢谢!

姓名:cd
问题:我有一道物理实验题想请教你:怎样证明空气有质量?(根据初二知识)
解答:cd朋友,您好:
    实验方案已经用Email形式发到了您的邮箱。其内容是:
    要证明空气有质量可以做如下的实验,找一个体积稍大的、能密闭的容器,密封上后放在天平上,让天平平衡。然后把容器拿下来,用打气筒向里面打气(可以在容气壁上安一个类似自行车胎气门的装置),打几下以后,再拿到天平上,你就会发现天平不平衡了,而是容器的一侧下降了。
    如果在实验室里该实验更好做,把内部空气是常压(一个大气压)的容器内的气体抽出一些,放到天平上后,有容器的一侧就会上升,变轻了

姓名:琳琅
问题:你好!我是一个初二的学生是再找试题时发现的我的物理不好,我考试老考不好我不知该怎样好你能告诉我吗?谢谢我从初一物理就不怎摸样,现在初二了还用不用复读,或者假期好好补一下,这样可以吗?
解答:署名琳琅的朋友,您好:
    你最好的选择是假期把不好的地方补一下,而不选择复读。在补物理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学习,而不是只做题。复习基础知识时,最好把一章的内容用一张32K的纸画出它的结构图(也叫知识树),该图表明了本章的所有知识点,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学一个知识点,都用一个或几个小题来巩固一下。在做完题后,不要轻易放过它,要看看它“是考查什么知识点的?”“什么地方容易出错?”“解此类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这个题还能不能用两种、三种方法去解?”
    这样做很可能费一些时间,你在复习时、在学新课时,宁愿完不成作业,也应该这样做。如果这样做坚持了几个月,你的物理就会由跟不上班一举成为班级的前十名或前二十名。
祝您成功。

姓名:李燕
问题:我想请教两个问题:
    1、物理第十章中第6页有句话,“波源做简谐运动时,介质的各个质点随着做简谐运动”问题在于:如果质点做的是简谐运动,但同时也做受迫振动,那么“简谐运动是自由振动”这一说法就与之矛盾了,到底哪一说法正确?
    2、同一章节第8页“……以后要学习的电磁波、光波也……”这句话中电磁波和光波是同一层次的,但在我们的认识中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这企不是又矛盾了吗?
    3、自由落体时机械能不守恒,可以用动量定理进行有关计算。mgt=mv2-mv1  这一式子中有问题:
    机械能不守恒也就是还有其它的力,但在式中为何仅有重力?
解答:李燕朋友,您好! 下面按顺序回答您的问题:
    1、简谐振动是自由振动,它只受“回复力”作用,之所以我们看到的受迫振动也可看成简谐运动,是因为我们看到的简谐运动中受迫力和振动过程中的阻力正好合力为零,也就是说振子受到的合力仍然是我们理想状态中的“回复力”,从而保证了振幅的不变。
    2、的确,光也是电磁波,这要等到第三册物理上才学的。之所以人们或老师们经常把光波分离于电磁波之外,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让多数的人都明白自己说的话,因为我们周围的人(包括学生)真正明白道理的很少(这是主要原因),二是因为光波的许多性质和我们常见的电磁波不同。基于这两种原因,光波和电磁波分开说的机会特别多,几乎占了谈论它们时的90%以上。所以书上写这话一点也不怪。
    3、自由落体时可以用动量定理进行有关计算:mgt=mv2-mv1。您写的这个代数式是很正确的。但您要明白的是:自由落体中机械能守恒。这是因为“自由落体”中的“自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落体除重力以外没有任何其它的力,包括生活中谈到的阻力。有阻力时的落体不能叫“自由落体”,也就是,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合力不为零时的落体前不能加“自由”二字,这一点您一定要改变过来。对于受到的合力不是重力的自由落体,写动量定理的代数式就只能写成:F合=mv2-mv1。

姓名:zhouzz
问题:做题时(高一七.八章)怎样判定是动量守恒还是机械能守恒?
解答:zhouzz朋友,您好!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确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难点,具体区分方法如下:
    动量守恒条件:系统内的物体不受外力或者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比如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或是光滑的水平面上相碰撞的两个物体。它们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合力为零;对于碰撞例子而言,如果把两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则因为力的相互性,合力也是零。此时动量守恒。自由落体时机械能不守恒,可以用动量定理进行有关计算。mgt=mv2-mv1
    机械能守恒条件:系统内的物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只受重力或弹力或者除重力、弹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合力恰好为零。上面提到的自由落体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因为它只受重力。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滚到一个水平弹簧上弹簧被压缩,小球的动能转变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但动量不守恒,因为墙壁对弹簧还有一个支持力。
    系统机械能守恒时,动量可能守恒也可能不守恒,反这亦然。二者没有什么本质联系。具体是动量守恒还是机械能守恒,就要先确定研究对象,然后用上面的守恒条件判断。

姓名:xs   
问题:你好。我是一名高一学生,现有一道问题请教你:“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60千瓦,汽车质量是5吨,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设阻力是车重的1/10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1米/秒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