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新科学论---万事万物与生命的本源》•感 悟 生 命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生命,特别是人类生命的出现。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奇迹。暂不说简单的生命现象以及生物,人类有时关注自已时就会对自已的生命现象感到无比的惊讶或不解。有史以来,关于生命现象的问题几乎成了人类自已争论不已的事情。无论是科学界、宗教界、还是哲学界所发生最大冲突的战场就在这里。各持一说,沸沸扬扬。《万事万物与生命的本源》对此有不同的感悟。李岩濮阳 生命现象都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其复杂的组织,二是其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既使是单细胞生物也 不例外。它们虽然原始,却也可以显示出人所无法比拟的复杂和精巧。如果我们在高科技的光学设备下观察它们,其体内的情景就象是一个井井有条的大城市。其组织精密,分工有序、协调有度。它们虽然低等,但是它们都有象高级生命体一样的组织。除此以外,我们还发现,凡是有生命的东西其组织不管多么严密,但对外界都是开放性的。都能自动与外界交换能量形式,是一个“活”的生命。它们接受外部刺激,而且有保护、攻击等低等活动,其行为有其目的性,如摄食等等。其实这就是一切生命现象中的第二特征,即信息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就象电脑中的“程序”它负责协调指挥生命的各个组织。这一部分按物质观下的生物学观点就是细胞核中的“密码”(DNA,RNA)。它象“程序”一样可以自行复制以及繁殖个体。可以说所有生命现象都可以复制自身。所以我们认为,生命的本质不是组织,而是系统控制。在生命现象中看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活”的生命体无论他的组织多么宠大、多么精密,如果信息系统这部分失灵,整个生命体就会瘫痪。李岩濮阳 生命还有生和死的现象,我们顺便提及。我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能量与决定能量的信息控制系统的表现形式。生命在自然界中出现也是能量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生活在时间里,存在于空间之中,所以不能逃避生死。谈到“生”人们容易理解,但人们对此似乎并不满足,总是问到“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的第一个“生”。这也不可奇怪,因为一般的人思维模式总是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式开始的。在这里我们不妨暂借(英)保罗戴维斯在《第一推动》丛书中的假说来描述一下人们想要知道的“第一个生”的情景,然后再说明我们的观点。李岩濮阳 他们说,如果用物理的化分分析方法化分有生命的东西可以发现,无论多么高级的生命都是由平常的原子组成的。人们一定会问,这些无生命的原子怎么凑到一起就组成了有生命的东西了?书中介绍说,由多个部分构成的一个系统可能会产生单个部分所没有的性质。这就是说生命的奥秘不是在单个原子里,而是在原子缔合的模式里。只要将原子以某种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排就会出现生命。他们的观点是想说,生命是一个整体现象。书中还讲了两个例子,来证明单个部分的性质与整体性质的不同,我们这里只举其中一个。如果用放大镜看报纸上人的照片就会发现,照片不过是些小点点,其实这些小点与照片上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当我们把放大镜拿开以后,它却显出了人的形象。既使这样人们也会知道,一首乐曲也不等同于一群音符的集合。所以在产生生命现象的这些条件中还缺少条件,那就是“有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无序总是增加。而生命却是典型的有序增加。如使一类系统离开热力平衡状态就可以产生“有序”,只要临界值适当,产生生命的机制总是有效的。当太阳诞生的阵痛消退后,只要有相应的物理化学条件,生命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按着物质观的观点,有了简单的生命之后,高级生命产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就是《皇帝与新物理学》对“第一生”的解释。李岩濮阳 我们则认为,宇宙是由不同形式的能量与决定、控制不同形式能量的信息系统组成。能量与信息控制系统就是一体。既然万事万物都是信息控制系统与其控制的不同形式的能量的统一体,那么万事万物都有其信息控制系统(万物皆有灵)。所以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如果按传统的观点非要我们给宇宙万物化分为 “有生命”与“无生命”两部分的话,也只能说物质在成为能量形式时其信息系统的控制程度不同而已。李岩濮阳 物质观下的人们看问题则比较表面化,他们认为生命只是物质的一种高级存在运动形式,但物质到底运动到什么时候产生了生命早很难讲清楚的。李岩濮阳 理查德•道金斯在《只顾自已的基因》中说:”我们是生存的机器,是些机器人被“盲目”地编了程序……”。其实能量与决定控制能量不同形式的信息系统本来就存在,无须借助什么“神”力盲目地编程序而产生生命。李岩濮阳 正确理解了《万事万物与生命的本源》之后,相对生与死的问题已经非常好理解了。生命在自身信息系统控制下调整自身,建立与外界联系以及摄取能量就是生命在生存。简单的生命是这样,高级复杂的生命也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生”。至于“死”,我们这样认为,人吃了氰化钾并不是在短短的时间里杀死了人体组织,也不是一下子杀了脑细胞,而是它迅速地破坏了人的信息系统。可见生命的信息控制系统才是生命的本质。李岩濮阳
《能量、信息二元论》(续《能量本源论》《信息决定论》)李岩濮阳
《能量、信息二元论》(续《能量本源论》《信息决定论》)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宇宙能量本源论与宇宙信息决定论只是各从单方面提示了世界的本质,而事实上能量、信息是紧密相连的统一体,没有不包含信息控制系统的能量体,也没有脱离能量体而存在的信息系统。所以,宇宙不是能量一元,也不是物质、能量、信息三元,而是能量、信息二元,宇宙是由不同形式的能量与决定、控制不同形式能量的信息系统组成。李岩濮阳 几千年来、人类的科学体系一直建立在物质与意识的二维坐标系上,并一直被物质意识的框架所束缚,甚至被固定到物质或意识的单一框线上,现代科学要挣脱这个框架,却又堕入了爱因斯坦神秘的“时空隧道”与不确定、不可知的量子虚空。如果我们将物质、意识坐标系旋转、平移,将它脱胎换骨成能量与信息的新科学坐标系,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新科学体系,已存在的科学方程将大大简化,未揭示的宇宙奥秘也将迅速被揭示。李岩濮阳 事实上,伟大的东方文明早已孕育了新科学的雏形。“聚之成形,散之成气”、“万事皆空”告诉我们的正是能量本源论的道理。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本质就是信息控制系统决定控制了能量,能量聚合成天地与天地间万物,这实际上就是能量、信息二元论,也就是宇宙形成与变化的奥秘。让我们用能量、信息二元论探讨一下中国的四大发明,我们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而这种革命到现在还远远没能完成。李岩濮阳 造纸印刷是一种信息革命,而指南针是电磁能的最早应用,火药是巨大化学能的最早应用,而火药预示着一场伟大能源革命的到来。 李岩濮阳 由能量本源论推出万物皆是能,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能源危机,事实上我们可以把能以显露能量形式存在的一些能量体(物质)都看成火药、炸药,而这些火药、炸药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李岩濮阳 人们可能已经认识到,这场新的能源革命已经开始。燃油、液化氢这种“炸药”逐渐的燃烧释放出的能量是现代能源,历史上诺贝尔将硝化甘油这种剧烈炸药加以稳定剂,安全地存贮运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铀235等一样的高能量物质的能量缓漫释放,这就是核能新能源。把固态的高能量物质转化为能稳定释放能量的液态物质这便是新型液体燃料。所谓水解氢事实上燃烧的并不是氢、也不是水,而是一种能溶与水的高能量物质,其它水燃料也是如此。再用信息能量二元论解释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气功现象及其它一些超生命现象,我们便会发现气功的奥秘并不是意念力,意念之功及阴物质之功,而是意识这个信息控制系统控制人体使人这个能量聚合体释放出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 E=mc2,人体释放的这种能量之巨大当然可以使物体远距离致动,其它各种气功与超生命现象都是某种信息控制系统对能量控制的结果。李岩濮阳 科学大发展,文明大进步,是人类世界发展的必然,让我们的新科学论为全宇宙带来福音。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与伽俐略对话(一)李岩濮阳
与伽俐略对话(一)李岩濮阳 ------谈自由落体问题李岩濮阳 其实《能量本源论》并没有彻底否定已经存在了的物质世界。而是从物质世界这个表象起,溯本求源,进一步探求出了物质世界的真正本质。它们虽然不同,但大致是统一的。有了这种新的世界观,就象是生出了一束光,不但没有让人们花了眼,而是大大地照亮了整个物质世界。在这束光环下,物质世界里的诸多纷繁、复杂、甚至几乎看来难以解开的迷团,就可以显得更加清晰、更加明了、更加简单化了。李岩濮阳 例如众所周知的自由落体运动,这个曾让亚里士多德误断,又使伽俐略颇费周折的科学命题,在《本源论》的新观点下,就将会变得十分简单。甚至一语就会道破天机,很快就可以得出“两球同时落地”的正确结论。李岩濮阳 如果时空倒转,亚里士多德、伽俐略会携手向我们走来。或者当悟到人原来正生活在这个由“能”的“逆向”运动而生成的物质世界里的时候,两位先哲,也许会翘髯生动,哈哈大笑起来。李岩濮阳 现在,让我们看看公元前四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伽俐略是怎样在物质观下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不言而喻,亚里士多德是当时希腊最有声望的大哲学家,他的看法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就象宗教信仰一样。他说,如果两球自由下落,那么,大球先落。这个说法显然是矛盾的。让我们暂且用伽俐略的方法先从物质观的角度来推测一下。既然大者先、小者当然慢,最后大球首先落地。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如果大者先、小者后,将它们捆绑在一起,势必小拖累大,结果是慢。按照亚氏自己逻辑。两球一旦捆绑,就成了一个比原来的大球更大的一个球,其速应会更快,但是结果相反。亚里士多德自己打了自己一记耳光。前后判断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这一点首先让伽俐略给揭露了。李岩濮阳 这真是一个历史的讽刺,最早建立形式逻辑的亚老前辈的的自由落体定理, 被历史用了近2000年的时间,最后让伽俐略用亚老自己建立的形式逻辑的方法找到了致命的错误而被完全颠覆。李岩濮阳 历史又过了近400年, 伽俐略的证明又向象神话一样被我们传颂了一代又一代,没有人正式提出疑义和改进。(待续)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新科学论--宇宙能量本源论李岩濮阳
新科学论--宇宙能量本源论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茫茫宇宙充满物质,物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人们都认为宇宙是物质的,它们绝对地存在、运动于绝对的时间与绝对的空间中,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这就是传统的物质观与时空观。李岩濮阳 几千年以来,传统的物质观一直影响着人类的一切思想、科学、及文化体系,可以说一部科学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物质文明的发展史,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传统的绝对物质观与时空观受到了严峻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量子学理论提出了非绝对的物质观与时空观,使传统绝对的物质观,时空观产生了空前的危机,同时也使以传统物质观,时空观为基础的传统科学理论体系产生了极大的混乱。李岩濮阳 但是无论传统的绝对物质观,时空观还是现代的非绝对物质观,时空观都有着很大的弊端,使人类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束缚或混乱,使很多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给人类的科学发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李岩濮阳 现代科学认为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可化分原子核和电子,甚至更小的基本粒子。引力场、电磁场我们也认为它是物质的,但它并不是以上述形式组成,同时它也不占有空间和时间或者说它充满空间和时间,于是人们便说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李岩濮阳 那么物质可以无限划分吗?划分到最后到底是什么?李岩濮阳 事实上,人们通过再精密的仪器也无法真正看清电子和别的基本粒子的形状与运动方式。现代科学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是根据某一系统的能量信息提出的粒子数学模型,而真正看到的只是所谓的云像及各种能量信息形式,物质化分到最后不可能再做真正意义上的划分,因为到最后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粒子,而是无法精确确定的量子,是能量。李岩濮阳 所以,我们认为,宇宙归根到底其本源不是物质,而是能量。能量表面上是物质的属性与形式,实际上能量是物质的本源,物质才是真正的形式,能量的形式,世界万物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聚者成物,散则成能,万物皆是能,能量是永恒的,非时空的,本源的,这就是宇宙能量本源论。李岩濮阳 事实上,根据爱因斯坦质质能转换公式 E=mc2 可计算出能量聚合成物质的质量大小,宇宙大爆炸形成论就是能量聚合成物质的一种模型。普通炸药、液化氢、硝化甘油、TNT、原子弹爆炸便揭示了物质能转变成巨大的能量。根据能量本源论,人们可更准确地理解物质、时空、速度、力、功等科学概念和理论,一直困扰人们的物理、化学、数学模型、方程将大大简化,爱因斯坦相对论与量子理论也将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将认识得更清楚。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新科学论--能量本源论》再向爱因斯坦挑战 ------谈光李岩濮阳
《新科学论--能量本源论》再向爱因斯坦挑战 ------谈光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NewScience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宇宙间光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光的认识亦逐步拓展.。公元十七世纪,人们从物体成像现象开始,正式切入对光的研究,形成了几何光学。描述性地得出了“直线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光色散、吸收”及“光干涉”等现象。十八世纪的牛顿提出了光的粒子说,而同时代惠更斯则主张波动说。两个世纪间,各持份争。十九世纪中叶,表克斯韦又说光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二十世纪初,普朗克又有光的量子假说,相继普朗克之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认为光是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粒子流。到20世纪中叶,人们对光进行了折中似的统一,得出了光的二象性至今。李岩濮阳 《能量本源论》认为,光和场、电、电磁波等现象一样都是能量的一种。它同能量的其它形式如物质相比有很大区别。只有这样定位光,才会更准确地把握光的本质。其它的能量形式如物质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定空间中。有可以感觉到运动速度,有三维的体积。光和这些能量形式相比,更接近《能量本源论》所阐述的能量。但光和文中能量本身相比,它还是能量在物质世界里的形式。它的外延远远小于能量。从内函来说,能量即能量,而光只是能量在物质世界里的表现,只能说它近似能量。《本源论》中对能量是这样说的:“宇宙归根到底其本源不是物质,而是能量。能量表面上是物质的属性与形式,实际上能量是物质的本源。物质才是真正的形式、能量的形式,世界万物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聚者成物,散则成能”万物皆是能。能量是永恒的,非时空的、本源的。通过这段话,我们来理解光现象,就会更深该地认识光的本来面目。李岩濮阳 基于 《本源论》的理论,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光。光充满空间,但不占有空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光也有无所谓时间,所以光无所谓速度,(若理解不了光无速度,还可先想像它的速度为无穷大),其速度当然不以人的现测方式及运动状态为转移。李岩濮阳 我们认为光之所以有自己的存在形式与运动特点,完全是和能量一样,是它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控制系统所决定的。所以“走捷径的光”亦被称为“灵光”这些可以从物质世界中的几何光学得到验证。其无论是折射、反射、光路总是最近的。其实任何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能量,都可以转为光形式存在的能量,如激光。白炽灯则是以电流形式存在的能量,它通过某种物质形式(如导线)促使一些能量改变其他存在形式变为以光形式存在。所以我们看到光了。从这里我们知道,其实,光、电、磁、电磁场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能量,只是在自淼男畔⒖刂葡低晨刂葡禄殖霾煌问蕉选6庑┎煌问降哪芰浚衷谧陨淼姆种低晨刂葡掠胁煌硐职樟恕?br>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受因斯坦对光是怎么说的。爱因斯坦在其狭义“相对论”说光速不变(即每秒三十万公里)从而推出时空可变的结论。光速不变其实质是承认了光有速度,只是保持不变。这样的大前提,相对时空来说当然就显得时间缩短了,而空间变大了。这样的结论就是所谓的“相对论”。《本源论》的观点认为,光是一种非时空的能量,它无所谓速度,既然无速度,时空也无谓变,因此可以说爱因斯坦的时空可变论是荒谬的。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李岩濮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