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8月27日,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装饰一新的生地所实验办公大楼隆重聚会,庆祝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重组五周年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五周年。此次庆典活动主要是以瞄准科学技术前沿,服务新疆经济建设;再造新疆山川秀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绿洲生态科学,与时俱进建设小康;继往开来再造伟业,团结奋进再铸辉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发扬光大生地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同志到会祝贺并对新疆生地所联合重组以来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已实施5年了。5年来,中国科学院从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总体趋势出发,进行了学科布局、组织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已初步形成了学科布局合理、适应科技创新和国家需求、与国际基本接轨的体制结构和制度体系。全面改革了用人制度,建立了新型分配制度,改革了资源配置制度,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培养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动态更新的创新队伍,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顺利实现。
新疆生地所的创新试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构想,新疆生地所的改革采取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原新疆生土所和新疆地理所进行联合重组,实现学科布局和组织结构的调整;第二步是纳入中国科学院基地型研究所,在科技资源配置上给予支持;第三步是正式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与其他研究所站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同一个平台。通过5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新疆生地所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保持了同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中国的西部边陲做出了出色和有特色的工作,受到了新疆党政领导和各族人民的肯定和好评。
中国科学院党组对新疆一直十分关注,对新疆生地所的工作也十分关注。5年中,路甬祥院长两次对生地所的发展明确指示,一次到所调研指导。这几年,我几次到过新疆生地所,听取和目睹了新疆生地所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科研绩效,在科技成果产出、科技能力建设、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成绩,特别是在为新疆经济建设和各族人民利益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战略,要从体制、机制、队伍、资源、文化等方面入手,建立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地方的实际,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丢掉特色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新疆生地所地处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以绿洲-荒漠生态与地理研究为主要对象,应该把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跨越式发展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新疆生地所的5年实践告诉我们,确定这一重点,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也是深受新疆党政领导和各族人民所欢迎的。我们希望,新疆生地所继续坚持这一方向,继续信守“永远站在新疆开发的前列”的承诺,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更大的发展。
|
|
|
![]() |
|
![]() |
 |
网站检索 |
 |
中国科学院-当日要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