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市场--企业免费上网
 
万年历
中华大市场简体中文版 中华大市场繁体中文版 中华大市场英语版 中华大市场法语版 中华大市场西班牙语版 中华大市场俄语版 中华大市场韩语版 中华大市场日语版    
首页 | 您当前位置:贸易信息 >> 经济·信息化·政策法规 >> 经济解读/投资分析 >> 创业案例
信息检索
 

热门信息
[环球视野]
·澳大利亚提息抑制消费欲…
·美报称欧盟层层设防限制进口…
[宏观经济]
·关注2007年百姓生活:吃…
·央行:稳健货币政策助中国信…
[区域经济]
·江苏:今年1—11月涉外税…
·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使广西北海…
[城市研究]
·北京6字头公交刷卡4毛起价…
·上海全面启动居住证制度管理…
[货币金融]
·花旗浦发将启动增持谈判 战…
·工行信用卡首家突破千万张…
[劳动就业]
·学者建议用工作分享代替下岗…
·五千婚姻指导师不够用 新兴…
[民营经济]
·应对激光业巨头竞争 20余…
·中小企业需求刺激存储市场发…
[农村经济]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扎实推…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中国粮…
[数字生活]
·上海手机用户下周起可“携号…
·电信网通证实台湾地震影响内…
更多热点新闻>>> 
 
 
 


中国个体商人淘金非洲 艰苦创业“敢想敢干”

http://www.bmoc.cn  时间:2005-8-22  
 
  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沿着戈道街十字中心向四周延伸,就是金沙萨最大的商业网点。形形色色的商品和店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这里经商的除当地商人外,还有黎巴嫩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中国人。中国人以其独有的经营方式跻身其中并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们经营各种旅游鞋、帽子、箱包、服装、毛巾、浴巾等生活日用品。常年居住在这里的中国个体商人大约有500多人,大多来自北京、上海、温州、重庆等地。

  像戈道街这样中国个体商人相对集中的自由市场,在非洲国家还有很多,如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卡姆瓦拉市场、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马卡托市场。大凡从这些非洲自由市场起家的中国个体商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启动资金都比较少,多则五六万美元,少则一两万美元,甚至区区一两千美元。他们凭的是一股“敢想敢干”的劲头,一头扎进了富饶而贫穷的非洲大地。

  快速致富

  在卢萨卡卡姆瓦拉市场鼎鼎有名的上海人朱老板,最初就是在自由市场练摊儿卖衣服,启动资金还不到1万美元,他每天一大早就把大包小包的货物手提肩扛到市场,非常辛苦。后来,生意做大了,就与别人合伙开办了中国商品城,做起了批发生意。现在,他每年从国内进口30多个集装箱的货,每箱净赚一两万美元。

  上世纪90年代初到非洲的那批中国开拓者,有不少人就在自由市场卖些小货品,如跳蚤药、蟑螂药、清凉油、风油精、电子表、服装等。当时一包跳蚤药国内几毛钱,运到这里就可以卖1美元。如今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颇有名气的北京人王老板,最初就是靠卖跳蚤药发家的。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富甲一方的福建人林老板,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兜售石狮出的廉价电子表。如果你在约翰内斯堡街头漫步,向任何一个迎面走来的黑人问时间,你一定会发现,他(她)戴的手表是中国货,而且基本上都来自于林老板旗下的各个电子表连锁店,可见其市场占有率非常之高。

  对这些中国个体商人的发家过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个群体的发家速度非常之快,多数只用了十几年,甚至更短,只有几年!比较而言,我国国内的富翁积攒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平均要几十年;而欧美和东南亚华人,则更是要三代人以上。

  小本发家

  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郊外开办农场起家的胡合荣每次开车走过机场路时,总会习惯性地看一眼附近小山坡上的一间被遗弃的草房。“那是我来卢萨卡的第一个落脚点。

  1991年,我就住在这间草房里,开始了养猪、养鸡的事业,而且一直住了3年。”14年过去了,胡合荣从当年的河南农村的穷汉子,变成了身价千万的阔老板。当年他的“座驾”——一辆破烂不堪的丰田皮卡,变成了最新款的宝马七系。

  胡合荣老家所在的河南南阳农村曾是一个连稀饭都吃不饱的地方,人均不到四分地。作为家中的老大,胡合荣刚读完初中就辍学卖水果贴补家用。1991年春节,听村里一位从非洲回来的人说,非洲的钱比较好赚,于是不到20岁的胡合荣告别家人,踏上了非洲的淘金之路。经过14年的打拼,胡氏公司已从创业初期的开办农场,发展到现在涉足餐馆、建材、商店、纺织等多个行业。

  像这样小本发家的例子在非洲还有很多。又如,当年公安大学毕业的上海交警吴江涛离职后,以2000美元闯荡津巴布韦。他发现大多数中国人对非洲国家有误解,非洲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比如津巴布韦的城市地带,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落后,在商业上大有可为。1992年吴江涛开始将中国商品贩运至津巴布韦,再将津巴布韦的石雕等艺术品贩运回国内,进行双向贸易。

  后来吴江涛移居津巴布韦,数年间即成为津巴布韦最成功的商人之一,连津巴布韦总统专机上的食品都由他供应。在与记者交谈中,吴江涛说:“在津巴布韦,中国人发财很容易。不但津巴布韦如此,可能在整个非洲都是如此。”

  经验之谈

  根据记者的了解,在非洲适合小本创业的行业还真的不少,如小农场、小塑料厂、小饲料厂、小榨油厂、面包饼干厂、家电(含小家电)组装厂、自行车组装厂、摩托车组装厂、电脑组装厂等在当地都可以搞。另外,开一家经营彩扩,兼印名片、复印、誊印的商店也是不错的生意。

  当然,现在国内个体户最常做的还是卖服装和开餐馆。在非洲,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占总人口10%的白人高档市场,另一边是占总人口90%的黑人低档市场。目前,欧美和日本产品已经基本占据了白人市场,但广阔的黑人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中国生产的中低档服装可以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里的黑人喜欢颜色鲜艳、价格适中的服装。合成纤维夹克衫、人造纤维运动衫、羊毛开襟外套、毛制套头上衣、内衣、运动服等,经常是黑人市场服装类销售最为抢手的商品。另外,在黑人市场上,鞋类受到当地人的喜爱,购买量大,主要是皮鞋、布鞋和运动鞋等,但式样要求新颖,价格不能太高。

  在非洲经营服装,从国内发货时一定要尽可能多品种、小批量。有的个体户发来的货柜,就像小百货店,卖得好时,一个集装箱货物,能有百分之百的利润。

  商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但切忌自家抢自家的饭碗。有一些国内个体户往往会因为某一种产品在非洲国家销量好就争先恐后,一拥而上,最后造成自家人相互残杀的局面。现在金沙萨的中国个体户都把戈道街戏称为“格斗”街,理由是中国人之间的竞争非常残酷,大有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之势。在戈道街,旅游鞋开始卖12美元/双,由于互相压价竞销,最后只卖6美元/双,几乎到了赔本的地步。 
  
 



新华网

责任编辑:one

返回上一页】【我要评论 查看已有评论】 【打印】 【进入论坛


相关文章
·努力消除身份差别 中国正推行新一轮户籍制改革  (2004-1-2)
·2004:中国化肥市场的“战国时代”  (2004-2-2)
·EBAY投资1亿美元争夺中国网上交易市场  (2005-1-25)
·欧盟东扩对中国出口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4-4-30)
·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市场  (2003-7-19)
·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 学习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2001-3-1)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称:中国不会陷入“日本病”   (2005-12-8)
·明年中国房地产业开发重心将转向小城镇  (2005-12-6)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关于进一步改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答记者问  (2005-9-26)
·WTO发布各国反倾销半年报 中国受损害依然最大   (2005-10-27)


中华大市场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华大市场”证实,仅供您参考。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推荐本站 | 法律条款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帮助中心
全球中华大市场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英语站 | 法语站 | 西班牙语站 | 俄语站 | 韩语站 | 日语站
中华大市场 版权所有 1999-2005 网络实名:中华大市场
苏ICP备05027170 您是第 11908538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