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定”父母的人被媒体称为“啃老族”。
社会学者认为,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10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严峻的现实是,众多子女不仅不能赡养老人,而且还在坐吃老人们微薄的养老金。

|
“儿子又回家要钱来了...” |
闲话“啃老族”
有一谜语打一类人群,谜面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亲,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座不动,十分无用”。谜底是:啃老族。
“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却是个舶来品。它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比喻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水少等为理由,仍依赖父母的那些年轻人。在中国,“啃老族”是个新失业群体,且不断壮大增加,由此带来很多不和谐的社会问题。
六类“啃老族”
据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人群:一是大学毕业生,由于就业比较挑剔,总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一类约占20%;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占10%左右;三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又不愿“居人篱下”当个打工者,这一类约占20%;四是频繁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找不到工作,这一类占10%;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习惯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这一类占10%左右;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这一类占30%。
壹工程师
要立法规定:子女年满十八岁,父母亲可以不再在经济上承担义务.否则,整个民族就将瘿弱不堪。
养猪种菜灭台独 “跨掉的一代”制造中!?
新华网友 与国外年轻人到十七八岁就自立的现状相比,我们的年轻人简直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教育的罪过啊!我们的父母大多数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少重视教会孩子怎样谋生,如何独立,以及全方面的发展。看看那些中学、大学陪读的父母就知道了。
卓虎
问题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将个人自立教育列入国民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计划。
赤豆
父母过世以后他们啃什么呢?啃社会?看来是不稳定因素啊。
了得 年轻人生活无保障,可怜啊!竖子赌气从干了十年的单位退岗,一分补贴没有,还不给失业保险,他不啃老啃谁啊?
年轻一代有几怕:一怕没文凭;二怕没老子;三怕没健康;四怕没职业;五怕没保险。总的来看,年轻一代对社会冷漠,没有安全感和依托感,这是很反常的。
现代哲学
必须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吸纳青年人充分就业,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还可以减少社会犯罪,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泥巴球
城市里啃老,那是因为这些城市户口的人是“公家人”,退休了还有退休金。谁见过农村有啃老族的?农村孩子境况就很惨,上学、结婚、住房等事要自己解决外,还要负担老人的病老。
Synchronize
人多,就业岗位少。竞争激烈,薪酬压低,进而对就业厌倦,甚至恐惧。城市的生存成本高于农村,比如,在农村,盖房子不过只有四、五万,在城市,要出十倍。农民工进城,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农民工挣的钱,回去就可以盖起大瓦房,但城市职工能行吗?
64250
做好基本保障,其他的事按其自然。
careyking
其实我认为象某些受过一点教育“啃老族”,是完全可以从低层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我看到过很多成功的例子,只要具备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哪怕在打工之初吃苦一点,一、两年以后,就可看到成效,因为肯专、肯学,技术学到手,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境遇就会随之改善,就业机会就会更广阔。缺乏恒心、毅力和苦干精神,没有对工作、对生活的诚恳态度,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奉劝那些缺乏苦干精神的年轻人,时不我侍,行动起来,岁月易老,后悔莫及!
我来说几句>>>>>
我国约30%成年人由父母供养年轻啃老族谁之过
“啃老族”为何无法就业?从成长的环境说,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小皇帝”,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在中等教育阶段,他们又没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没有优势可言。即使是短暂就业,“啃老族”所从事的也大多是第三产业中的“青春饭”,如售货员、服务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得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值得注意的是,“啃老族”的父母在对子女的抚养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多数父母对自己子女实施传统的“养身之道”,主要表现为父母关注子女身体是否高大健壮等生理性指标,而孩子在精神上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却少有关心。
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啃老族"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新失业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步入应该成家立业的年龄阶段,没有稳定的工作,负担又日渐沉重,社会稳定将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现阶段"老失业群体"已经达到峰值,今后所增加的失业人员将会主要来源于"新增劳动力"部分,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挑战。
怎样帮助“啃老族”走出“游戏人生”的误区
应当两手抓,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技能培训。
其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本着这样的宗旨,我们应当教育年轻一代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尽快走出及时行乐的“游戏时空”。在这点上,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很多事实表明,只要家长割断“脐袋”,把孩子推出去,孩子才能自立成才。
其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啃老族”就业的必由之路。为此,政府应当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持,成立专门机构来帮助年轻人尽快就业。同时,国家应当考虑推行贷款、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进入论坛浏览更多精彩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