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两名加蓬顾客在位于利伯维尔的中国汽车商店观看“长城”牌汽车。加蓬首家中国汽车商店自今年6月开业以来,已售出中国“长城”牌和“斯太尔”牌汽车多辆,初步打开当地市场。中国汽车性能好,外形美观,价格低于在加蓬市场上的同类汽车,很受加蓬消费者的欢迎。(新华社 记者任亚秋/摄)
相关链接—— 江铃汽车股份成我国柴油商用车最大出口商
新华网 布鲁塞尔8月29日(记者:田帆)在比利时北部小城布拉斯卡特郊外转了几个圈之后,记者终于在一片绿荫覆盖下找到了这家名为LWMC的汽车经销公司。在公司的院子里,醒目地停着两辆中国产陆风越野车。可惜的是,老板比富尔特先生因事外出未归,公司销售经理罗伯特·普龙科接待了我们。
—— 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汽车自主品牌 ——
因为有了他们,中国的消费者可以以更好的性价比选择自己的“坐骑”;
因为有了他们,我国的驻外大使们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人不仅仅会制造衬衣、皮鞋和袜子;
因为有了他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于国务活动用国产品牌车的提案有了兑现的希望;
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打破“内行人”的“神话”,鞭策和激励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走上自主开发道路、承担起自主创新主力军使命的理由;
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汽车工业避免拉美式陷阱、走日韩自主发展模式的理想终于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自主品牌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大步。正如一位网友在评价自主品牌奇瑞时所说的:“你可以不买奇瑞,但你不能不知道,正因为有了奇瑞,你才可以不必用17万元的价格去买台老桑塔纳。”这就是自主开发企业送给中国消费者最大的善意和最好的礼物。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有话说 自主品牌颠覆了什么 |
LWMC公司的规模并不大,员工仅十余人,是专门为经销中国江铃集团出产的陆风越野车而成立的。这是一家年轻的公司,身为职业赛车手的老板比富尔特年仅27岁。同样年轻的普龙科对公司的前景很有信心。他说,“我们的事业刚刚开始,公司规模也会随着汽车销量的增加而扩大。”
的确,在江铃集团的陆风汽车于7月5日通过安特卫普港登陆欧洲市场后,第一批200辆汽车便在3周内销售一空。而第二批500辆汽车也即将在下月抵达。实际上,陆风汽车是第一个批量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虽然数量不大,但却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欧洲舆论普遍惊叹中国汽车终于拉开了进军欧洲大陆的序幕。
—— 盘点·我们拥有哪些汽车自主品牌 ——
如果说,中国汽车踏上欧洲大陆是一种必然的话,那么陆风的“登陆”却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富尔特是位荷兰汽车经销商,经友人介绍,到了江西南昌,并与江铃集团“一见钟情”。随后,比富尔特从中国带回两辆陆风,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造,特别是将其尾气排放标准由“欧Ⅱ”提升到“欧Ⅲ”,使其通过了欧洲严格的汽车检测标准。
在拿到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后,比富尔特与江铃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成为陆风汽车在全欧洲地区的代理经销商,全权负责陆风在欧洲地区的宣传、销售和售后服务。同大多数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一样,陆风最大的优势便是极高的性能价格比。陆风的售价约在1.5万至1.9万欧元之间,与欧洲市场性能类似的汽车相比,要便宜3000到4000欧元。
—— 深度·我们怎样研发汽车自主品牌 ——
奇瑞老总尹同耀承认:瑞虎是“最后一次做坏事”,今年上海车展上展出的就是真正的“奇瑞制造”,再也难以找出其它名车的影子;而双环从来宝SRV的“超级变变变”到“汲众家之所长”的CEO,进步是明显的;比亚迪在酷似花冠的F3之后,F6更加成熟…… 从“模仿”到“创新”的路还很长很长>>>>>>
|
不过,普龙科并不认为价格是陆风唯一的制胜法宝。他指出,欧洲人之所以能很快接受中国产的陆风,一个原因是陆风有着日本五十铃和美国通用汽车的引擎,而且陆风的外形设计有着欧洲风格。更重要的是,欧洲人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习惯了消费中国产品。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多欧洲生产的汽车,有大量的零部件也是由中国生产的。
普龙科向记者介绍了公司雄心勃勃的规划:在2006年底前,使陆风在荷兰市场的销量达到1200辆至1500辆;同时在德国选定200家分销商,使陆风的销量达到2500辆。在10年之内,争取使陆风系列汽车的销量在欧洲市场达到1万辆。
普龙科还向记者透露,LWMC公司将参加9月份的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全力将陆风推向欧洲市场。当记者问及对希望进入欧洲的中国汽车厂商有什么建议时,普龙科笑称,首先是找到一位合适的合作伙伴,然后的要做的就是:来吧,快来占领欧洲市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