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环保-遭遇信任危机 室内环境治理,想说爱你不容易
人民网>>环保>>环保产业

巨大的市场需求赋予室内环境治理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
遭遇信任危机 室内环境治理,想说爱你不容易
本报记者 宋鹏霞 本报实习生 杨群
  2005年08月18日10:31 【字号 】【留言】【环保论坛】【打印】【关闭

  随着一系列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相继浮出水面,市场规模上百亿元的室内环境治理产业,将不得不经历一次由新生概念走向成熟市场的蜕变。

  因为对绿色家居生活的日益崇尚,室内环境治理类产品逐渐走俏。据有关专家介绍,室内环境治理产业已经渐成我国的一种“走俏行业”,目前市场规模达上百亿元。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人指出甲醛清除品并不安全。一时间,室内环境治理产业众说纷纭。

  信任危机

  日前,有媒体报道,现在建材市场上销售的许多打着防治装修污染、清除甲醛的产品,实际上绝大多数是表面“封闭剂”而非“分解剂”,只能把甲醛暂时包裹在板材等释放源中。据说,像甲醛一喷灵只是在家具表面形成一层涂膜,把甲醛等有害物质暂时性地掩盖起来,这层膜一旦出现问题,甲醛等有害物质就又会释放出来,成为家庭暗藏的“定时炸弹”。

  报道一出,行业内反响强烈。本月初,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室内环境治理分会以“甲醛清除品是定时炸弹吗”为主题,召开了一场专家研讨会。上海市消保委、科研院所、高校、生产厂家以及部分消费者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发表了许多意见,认为因某种产品夸大效果而否定整个产业,有失偏颇。

  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高级工程师王今明介绍,甲醛、苯及苯系物、氨气、氡、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当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五大污染源。目前市场上流行竹炭、活性炭、光触媒、负离子等多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这些不同的治理方法有不同的利弊特点,市民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例如:新近从国外引进的光触媒技术,对重度污染治理见效快,此类清除剂对甲醛去除效果为70%左右,对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在80%以上;臭氧技术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理室内空气的一种常用、安全的物理方法,适于中度、轻度污染,对甲醛去除效果为40%左右,对苯的去除效果在90%以上,对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在50%左右。

  然而,室内环境治理产业遭遇信任危机也非偶然。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室内环境治理分会副秘书长王芳坦言,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急剧膨胀,国内从事室内空气净化的公司剧增,实力、技术、产品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的产品宣传夸大治理效果。事实上,甲醛清除品是“定时炸弹”说并不是这个新兴产业受到的第一次质疑。关于各类室内环境治污产品和服务的投诉、纠纷不时见诸媒体,有的治理企业没有资质,有的治理产品号称环保绿色实则污染物超标,有的治理产品甚至还会产生二次污染。

  庞大产业

  室内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包括室内治污产品、室内污染检测服务、室内环境治理服务等。尽管它正面临信任危机,但其潜在的市场却不容小觑。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钱华指出,室内污染猛如虎。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期。由于某些建筑材料不过关,在我国建房热潮中产生了触目惊心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据统计,我国因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约在11万人次左右,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百亿元。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污染之一。

  上海人的室内环保意识正在觉醒。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不少市民家庭在新居装饰装修后,选择通过委托监测了解污染状况的占11%,选择委托专业治理公司治理或者自己购买产品治理的占27%,还有7%的市民通过法律维权,5%的市民采取更换家具等措施———几项合计超过50%,表明上海市民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巨大的市场需求赋予室内环境治理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据调查,2004年,我国室内环境治理产品销售市场规模达104亿元,未来几年内,预计将保持每年28%的递增,2008年全行业销售将达到278亿元。

  披荆前行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消费市场离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仅以民用空气净化器的使用为例,这一产品在美国的普及率为27%,在日本为17%,而在我国仅为1%。

  据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室内空气治理市场兴趣不小。月初,第二届上海国际室(车)内环境净化治理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上,许多国际知名企业有备而来,霍尼韦尔的新风净化机、日立的空气净化机、夏普的空气净化器、约克的空气净化器、松下的新风换气机系统同台亮相,对中国市场争夺之激烈不言而喻。

  面对国际企业的竞争,我国的室内环境治理产业亟须加快前行。针对室内环境治理领域目前出现的一拥而上、鱼龙混杂的情况,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快规范、整合。

  首先,鉴于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我们急需一套完整有效的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手段和体系。目前,国内已经聚集了世界领先的有效测评手段。诸如美国华瑞(RAE)公司等一些国际大型检测设备生产商纷纷在我国建立企业或代理。但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一套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完整评价体系,致使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

  我国对电梯等设备已实施了强制性年检,但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强制性标准评价体系仍是空白。目前,我国有关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卫生部等部门颁布的《室内空气卫生标准》,国家环保局等部门颁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10种物质)》和建设部等颁布的《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等。专家指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虽然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室内空气质量的19个因素指标,但因为是一个推荐性标准,所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为规范室内空气治理,上海已经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室内环境治理分会制定了行业推荐合同文本《室内环境治理服务行业规范合同》。该文本对容易产生纠纷的治理效果认定和验收环节作了明确规定,还标示了市消保委和协会的投诉电话,以方便消费者及时维权。另外,“室内环境治理员”也已于去年9月被列入上海市劳动保障局正式向社会发布的上海65种新职业之一,今后室内污染治理人员将持证上岗。

  随着一系列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的逐步推出,市场规模上百亿元的室内环境治理产业,将不得不经历一次由新生概念走向成熟市场的蜕变。在经历了这一蜕变之后,室内环境治理产业将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王京)
相关新闻:
·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005年08月18日
· 生物燃料受推崇 “能源作物”前景诱人 2005年08月17日
· 江苏泰兴打造循环产业:让废水废气“流金淌银” 2005年08月17日
· 甲醛达标家具污染室内空气 专家称标准有缺陷 2005年08月16日
· 高层低户采光不难 环保节能产品"把太阳抱回家" 2005年08月16日
· 北京首批参检孕妇房甲醛全超标 专家提醒应通风 2005年08月15日
· 环保技术变废为宝 走向市场困难多 2005年08月05日
· 环保业也有利可图 循环经济催生新潮产业 2005年08月03日
· 大兴安岭森林环境效益每年780亿  2005年08月02日
· 上海环测调查:75%儿童房甲醛超标 2005年07月26日
请注意: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精彩推荐:
动物世界的瞬间美
动物世界的瞬间美
大白鲨捕食海豹全程
大白鲨捕食海豹全程
世界上奇形怪状的鱼
世界上奇形怪状的鱼
蚊子吸血全过程
蚊子吸血全过程

频道每日新闻排行 频道每日推荐
科学家断言:地球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湖…
野象屡屡糟蹋庄稼怎么办?红辣椒解决人…
到底谁威胁了谁?出逃鳄鱼惨遭斩首
屋顶绿化:技术已成熟 为何难推广
麦田怪圈神秘再现 人为所致还是自然现象
美报文章:浪费严重 能源利用率低妨碍…
美澳联手研发 鳄鱼血能杀艾滋病毒
专家批评建筑业大拆大建 造成巨大浪费…
甲醛达标家具污染室内空气 专家称标准…
10 专家意见抵不过领导指示 形象工程移死…
...更多
遭遇信任危机 室内环境治理,想说爱你不容易
越南:给熊装上“窃听器” 阻止野生动物走私
青藏铁路秘诀:来是一片净土去时一方绿洲
民间环保大使当上村长 田桂荣的生态梦能否实现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仍有恶化趋势
微波炉是孕妇的头号健康杀手?五招防辐射
总额达350万元 中华环境奖大幅提高奖金
再生纸为何叫好不叫座
一教授称可解决鞭炮环保问题
广东将新建125个自然保护区
...更多

   
微妙感觉 我爱校花 剔递玉女 调酒女郎
鸡年吉祥符 咱们工作有力量  财源滚滚
 环球时报 20元/月发送HQD8166订购
 台海风云 16元/月发送THD8166订购
 两只蝴蝶  大悲咒(童声)
 老鼠爱大米 鬼铃(搞笑)

 当你孤单时你会想起谁 宁夏

 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民头条 16元/月发送TTD到8166订阅*
 第一手的新闻资讯,让您立刻掌握天下大事!
 人民资讯MINI站 联通用户发送 N 9510
 人民网手机门户 北京移动用户发598801268
专题推荐
环保论坛开坛
欢迎大家参与
期待您的支持
保护国宝
熊猫与人
赠台大熊猫
  
人民网搜索  互联网搜索




健康指南



招商信息



 手机铃声分类搜索:
和弦MP3 音效





  寰 宇 搜 奇

  猴娃儿曾繁胜,其母与不明人形动物所生,身高两米,头小臂长,体势佝偻,表情诡异,半兽半人。想知道这一天下奇观是如何被报道的吗?
请用户发送 A003
    1510312(移动)
    9510312(联通)
资费:1条/元

 更多精彩短信:
  美女训练营
  男性时尚前沿
  小护士社区
  情感物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