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类型5

连翘,丁香,桂花,迎春,茉莉,黄蝉,鸡蛋花,夹竹桃,苏铁,罗汉松


连翘

【别名】黄绶带、黄寿丹、黄金条
【学名】Forsythia suspensa
【科属】木犀科连翘属
【生态习性】产我国北部和中部,朝鲜也有分布。多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坡、沟谷、疏林或灌木丛中,现在各地广为栽培。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帕涝,适生于深厚肥沃的钙
质土壤。为落叶灌木。
【栽培管理】播种或扦插繁殖。一般春播,播前用40摄氏度温水浸种,或播前40~50天混湿沙催芽。扦插容易成活,春季用一年生休眠枝或雨季选半木质化生长枝作插穗。为获取大苗,也可行分株繁殖。连翘定植后需加强管理,应选留3~5个骨干枝,使花枝往骨干枝上均匀着生,每年花后进行修剪,疏除枯枝、老枝、弱枝,对部分比较健壮的枝条进行适度短剪,促使萌生新的骨干枝和花枝。
花前适当施肥、烧水,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丁香

【别名】紫丁香、百结、情客
【学名】Syringa
【科属】木犀科丁香属
【生态习性】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地区及欧洲东南部。我国为丁香属分布中心,多生长在海拔800~3800m的山坡林缘及灌丛中或沟谷、河滩杂木林中。喜阳光充足或耐半阴,喜温暖、湿润,也较耐寒,耐空气干燥。适土疏松、肥
沃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忌低洼积水。为落叶灌木或乔木。
【栽培管理】播种、扦插及嫁接繁殖,以播种应用较多。播前将种子在0~7摄氏度低温下层积1~2个月,播后约14天即可出苗。出苗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扦插可于花后1个月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生根率可达80%~90%。也可于秋季落叶后剪取休眠枝作插穗,贮至翌年春天扦插。嫁接多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分芽接和枝接。以丁香实生苗为砧木。丁香移栽宜在萌动前进行,施基肥不宜过多,栽后需及时灌水。整形修剪一般在秋末或早春进行,可根据不同的发枝习性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对老龄植株可行截干更新,以保持树形美观。病害主要有凋萎病、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有毛虫、树蛾、潜叶蝇、大胡蜂及介壳虫等,应及时防治。

桂花

【别名】木犀、九里香、岩桂等
【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科属】木犀科木犀属
【生态习性】桂花产我国西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北等省区均有野生,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现淮河流域至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以北多行盆栽。
喜光,但在幼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庇荫。喜温暖
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适生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沙质壤土,忌碱地和积水。花芽多生在花枝顶节及其附近节位,自顶芽向下6节以后很少着花。当年生枝着花最多,3年生以上的枝条蓄花者极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栽培管理】可采用播种、压条、嫁接和扦插等法繁殖。播种,当年10月或翌年春季进行。实生苗始花期较晚,且不易保持品种原有性状。压条可分地面压条和高压法,一般只用于繁殖良种。嫁接是繁殖桂花最常用的方法,用女贞、小叶女贞、小蜡、水蜡、流苏和白蜡等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嫩枝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桂花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进行,也可在梅雨季节移栽,但忌冬季移植。大苗定植需带土球,种植穴要深大,多施基肥。如植株较大,需进行适当疏枝修剪。桂花盆栽夏季可置于庭院阳光之下,不需遮荫,冬季在一般室内即可安全越冬。适时施肥,浇水,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迎春

【别名】金腰带、金梅
【学名】Jasminum nudiflorum
【科属】木犀科茉莉属
【生态习性】迎春产我国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省区,多生长在海拔700~2000m的山坡灌丛中或溪谷岸边。各地普遍栽培。喜光,也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耐寒、耐空气干燥。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土、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但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上生长最好,较耐干旱瘠薄,不耐活。萌芽力强,耐修剪。为落叶灌木。
【栽培管理】繁殖以扦插为主,硬枝、嫩枝扦插均可。也可采用压条或分株繁殖。迎春花生长强健,适应性强,养护管理较为简单,栽培中偶有蚜虫为害,可喷施40%乐果1500倍液防治。

茉莉花

【别名】抹莉
【学名】Jasminum sambac
【科属】木犀科茉莉属
【生态习性】原产我国西北部和印度。喜温暖湿润,在半阴、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最佳。
要求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不耐干旱和湿涝,忌碱性,畏严寒,冬季温度应保持在5摄氏度以上。
【栽培管理】茉莉花一般以扦插法繁殖,也可压条和分株。扦插4~10月进行,以一年生成熟枝条为插穗,插后40~60天生根。盆栽茉莉花,夏季应于每天早、晚浇水;冬季休眠期,要减少浇水次数和控制浇水量。生长期间,每周施稀薄液肥一次。春季要经常摘心整形,盛花后要行重剪,以促进萌发更等新枝,使植株健壮、丰满,开花繁茂。

黄蝉

【别名】黄花夹竹桃
【学名】Allamanda neriifolia
【科属】夹竹桃科黄蝉属
【生态习性】产巴西,我国华南各省区及台湾省常见栽培,长江以北多行盆栽。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为常绿灌木。
【栽培管理】扦插繁殖,于春末夏初行嫩枝扦插,约20天生根。株高10cm时,可摘心移植或上盆。生长期间每月追肥1次,需水量中等。休眠期间控制水分,冬末春初进行修剪。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鸡蛋花

【别名】缅栀子、蛋黄花
【学名】Plumeria rubra var.acutifolia
【科属】夹竹桃科鸡蛋花属
【生态习性】产墨西哥至委内瑞拉。我国南方有栽培,长江流域以北盆栽。喜阳光充足及高温、高湿气候。适生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
壤。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栽培管理】多用扦插繁殖。一般在春季剪取1~2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生根容易。生根后培养1~2年即可定植或盆栽。夏季应控制浇水量。管理粗放。易于栽植。

夹竹桃

【别名】红花夹竹桃、柳叶桃
【学名】Nerium indicum
【科属】夹竹桃科夹竹桃属
【生态习性】夹竹桃产伊朗、印度及尼泊尔,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均有栽培,长江流域露地栽植,华北、东北地区温室盆栽。喜照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应性较
强,耐干旱瘠薄,也能适应较荫蔽的环境。不耐寒,畏水涝。萌发力强,耐修剪。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栽培管理】繁殖以扦插为主,也可行压条和分株。扦插4月或9月进行,15天即可发根。还可把插条捆扎成束,将基部10cm浸入水中,每天换水,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7~10天即可生根。夹竹桃苗期可每月施1次氮肥。成苗后,耐粗放管理,露地栽植的可不施肥,盆栽的每年可于春季生长前、花前及花后各施肥1次。温室盆栽应于4月底5月初出房,10月中下旬入
房,越冬温度需保持在5摄氏度以上。可按需要进行整形修剪。病虫害少,仅在高温多湿季节嫩枝和花枝易发生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25 %亚胺硫磷乳油 1000 倍液喷防。

苏铁

【别名】铁树、铁甲松等
【学名】Cycas revoluta
【科属】苏铁科苏铁属
【生态习性】生产我国南部,福建连江县及四川达县地区、台湾省均有自然分布。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四川、云南多作露地栽培,
其他各省区多行盆栽。日本南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喜温暖湿润环境,能耐0摄氏度左右短暂低温。喜光,不耐曝晒,又可耐半阴。根肉质,不耐涝。在华南及四川、云南能露地过冬,并能开花结籽。在长江流域及北方偶有开花。喜通风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为好。生长缓慢,寿命长约200年。为常绿灌木。
【栽培管理】用播种和分蘖法繁殖,以分蘖繁殖应用较多。旱春3~4月将萌芽割下,栽于潮湿的粗沙中,施半阴处养护,2个月后可长出新根。根部有发达的珊瑚状棍瘤菌,固氮能力强,一般可不施肥,高温干旱天气,往叶面喷水可防日灼。冬寒地区要及时移入温室。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干腐病、根腐病筹,可用抗茵性农药、多菌灵等防治;虫害有苏铁肾圆盾疥、红蜡疥、苏铁牡蛎疥等。介壳虫蔓延很快,应及时刷除后再喷杀虫药。

罗汉松

【别名】土杉
【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科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
【生态习性】罗汉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日本也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华北盆栽观赏,耐阴性强。喜排水良好湿润之沙质壤土。抗病虫害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对土壤适应性强,盐碱土上亦能生
长。为常绿乔木。
【栽培管理】用播种和扦插繁殖,8~9月采种,随采随播;也可层积沙藏于冷凉处,翌年3月条播,出土后应短期遮荫。春、夏、秋三季皆可扦插。不论何时扦插,插穗均须带节。插床要搭荫棚。移植3月最宜,小苗需带宿土,大苗应带土球。主要害虫有大蓑蛾、介壳虫、红蜡疥和红蜘蛛等应及时防治。

STC & Lab. of MMIT Made it!


Copy© 1998-2000  Lab. of MMIT,EC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