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围栏封育的荒地上野草丛生。
| 举债治沙植树,全家陷入困境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使刘宝川全家陷入困境,很难再继续搞下去。
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严重短缺,政府承诺的资金扶持、项目款项、银行贷款等无法兑现。宝川林牧场生态林牧业开发项目先后经青铜峡市国土资源局、计划委员会、林业局等部门审批,最终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到项目总投资177.35万元,其中刘宝川自筹76.35万元,国家生态项目补助21万元,银行贷款80万元。然而,国家补助仅兑现了7000元就无下文;80万元银行贷款至今分文未付,刘宝川手持土地证走遍青铜峡市大小银行,没有一家愿意承担风险,放贷给他,最终,刘宝川只能用自己的房产做抵押,贷款数万元应急。
 |
刘宝川治沙地以北,几家沙厂无规划挖砂取土对植被破坏严重。 |
几年来,刘宝川经济收入负增长,背上了银行贷款和各种外债9万余元,每年的林牧管护费要支出4000多元,林牧场浇水、补种树木、补植灌木等各项开支都在2万元以上。2002年以个人在城镇住房,房产证抵押银行贷款6万元,每年、每季清利息至今无力还本。三年来给银行清利息每年支付4000多元。另外,借亲戚、朋友的资金也有2万多元。这些不小的支出,仅靠每年出租家中房屋和夫妻俩给别人打工等挣来的钱支付已远远不够。所以,每年又继续欠一部分外帐,就这样,刘宝川从富裕户变成了欠帐户、贫困户,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两年多夫妻二人节衣缩食,家中买粮买菜都成了问题,孩子上学的学费和其它费用全凭贷款或向亲戚、朋友借,时常是拆了东墙补西
墙,2003年,夫妻俩投了五年的平安保险实在是没钱交,也被停掉了。
同样和刘宝川一起搞生态林牧业开发的近邻宏源林牧场、十佳苗木公司等等。许多搞千亩规模,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生态林业大户,目前处境基本相同。
与这些林牧场境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宝川林牧场周围散布着三个采沙场,六个烧白灰的私矿,两个新材料砖厂,这些以消耗资源,破坏地貌及草场面积为代价的企业生意红火,近年来陆续开张营业。与宝川林牧场相邻的几户农民分别开了三、四十亩荒地耕种,同时饲养羊只,每年的经济收入超万元。 困境面前,刘宝川和其他生态林业大户难免抱怨,有人说政府搞扶持贪大放小,将大量补助用于极少数大规模投资的林牧场;也有人说政府立项批复只唱高调不讲兑现;更有人怀疑本该划拨到各林牧场的国家生态项目建设专项资金被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