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德妻子致信绑匪 巴政府将武力定为最后方案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王恩德妻子致信绑匪 巴政府将武力定为最后方案
www.XINHUANET.com  2004年10月13日 10:56:24  来源:新京报
新 华 网 检 索
.国际频道导航.
国际扫描 要闻 人物 中外关系
国际观察 经济 资料 海外生活
大千世界 专题 图片 中国与世界
网民观点 科技 图表 海外看中国
  ●11日晚谈判无果而终

    ●人质身上没有炸药

    ●绑匪答应谈判破裂前不伤人质

    ▲王恩德的妻子上网查看事件的最新情况,为了营救丈夫,她给绑匪写了一封信,希望以情打动绑匪。

巴基斯坦民众要求释放中国人质

    本报综合报道

    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事件仍处于僵持状态。昨天,巴方向中方通报了人质事件的最新情况,并称如果绑匪释放人质,将考虑绑匪提出的要求。

绑匪让人质先吃饭

    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省督侯赛因向中方通报了人质事件的最新情况。他说,被绑架的两名中国工程师目前仍与绑匪在同一个房子里,处于绑匪控制之中。绑匪没有在人质身上绑炸药。

    据当地媒体报道,绑匪善于反侦察。他们允许巴基斯坦政府派人送食品,但对所送的食品十分警惕。他们担心食品里有其他药品,吃饭时总是让中国人质先吃,两小时后见无任何反应,他们才吃。另外,绑匪仍没有交出武器,身上仍可能缠有炸弹。

    关于就人质事件进行的谈判,侯赛因说,11日监护绑匪和人质的马哈苏德部落长老30人与省政府的政治代表在西北边境省坛克镇举行会议商量对策。

巴政府考虑绑匪要求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巴政府称,如果武装分子释放被他们绑架的两名中国工程师,那么政府将考虑武装分子所提出的要求。

    绑匪头目阿卜杜拉·马哈苏德11日威胁说,如果政府不向绑架者开放一条安全通道的话,绑架者将在11日下午杀死其中的一名中国人质。但绑架者在两个最后期限过后并没有采取行动。

    部落地区安全部门负责人沙阿准将称,为了使两名人质获得释放,政府准备考虑武装分子所提出的真正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必须是可行的”。

    当地政府首脑说,武装分子已提出了数项政府不能接受的要求。巴高级官员说:“底线是确保中国工程师的安全,使用武力将是最后选择方案。”

派绑匪亲戚探虚实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巴基斯坦部落长老代表团目前亲赴绑架两名中国工程师的绑匪藏匿的地点,希望能够协助释放人质。该代表团团长是当地的一位叫米拉吉丁的议员。

    马哈苏德所在部落的一些长老警告马哈苏德称,他的行为给整个部落带来灾难,如果他不释放人质,其本人将面临部落的惩罚。

    在部落长会议后,巴部落代表团派出绑架者头目马哈苏德的堂兄弟前去探听虚实,希望马哈苏德能够接受谈判。

■新闻链接

    王恩德妻子致信绑匪

    欲以情打动绑匪,将通过外交途径递交

    本报讯

    王恩德的妻子时素艳和女儿在得知王恩德被绑架后寝食不安,焦虑万分。昨日在王恩德的家中,时素艳女士的同学告诉记者,时素艳刚刚给绑匪写了一封信,欲以情来打动绑匪释放她的丈夫和王鹏。

    记者昨日下午来到王恩德的家中,时素艳的同事和亲戚正在陪伴着她,而她的女儿因为父亲被绑架的事这几天太担心了,刚刚回到房间休息了。在记者提出采访时女士的要求时,她的同事进屋同时女士商量,过了一会儿,同事从时素艳的房间里出来,眼圈红红地对记者说,她很感谢记者对她丈夫的关心,但现在她正在和同学商量事。她本来身体就不太好,还有心脏病,尤其王恩德常年在外地工作,都是她一个人照料家。在得知王恩德被绑架的消息后,牵挂的心时时搅扰着她的情绪。这两天和绑匪谈判的情况也折磨得她吃饭很少,觉也睡不好,记者的采访会勾起她对丈夫的牵挂。

    大约过了5分钟,记者从门缝里看到,时女士正在上网查看事件的最新情况。她的同学张先生告诉记者,刚才由他代笔,时素艳口述了一封写给绑匪的信。张先生说,时素艳这几天也在考虑如何解救丈夫,想来想去,想到了给绑匪写封信,想以情来感化绑匪,来释放她的丈夫及王鹏。他说,她准备通过外交途径向绑匪递交这封信。但是,张先生说,由于这封信是私人信件,不能给记者看。

    此外,记者获悉,中国水电十三局的有关负责人和王鹏的姐姐将王鹏被绑架的消息告诉了他的父母,并把王鹏父母送回了河北的老家。

    《山东商报》供稿

■绑架现场

    绑匪大喊“过来就打死你们”

    目击者回忆两工程师遭绑架时刻,称王恩德当时很冷静

    本报讯

    “王恩德被绑架时表现得非常冷静,还提醒追上来的同伴注意安全,不要再追了。”昨日上午,中国水电十三局宣传处朱治明处长向记者介绍了两名工程师被绑架的细节。

    和王恩德、王鹏一起在巴基斯坦高摩赞项目部工作的工程师李日方向中国水电十三局讲述了被绑架时的情景。2004年10月9日早晨7时55分,李日方和王恩德、王鹏乘坐着三辆施工车,像往常一样在警察的保护下前往施工现场。李日方乘坐的第三辆车驶至距渠首营地拐弯处约20米的地方,发现路上有石头路障,同时,几个当地人对他们说中国人的车被劫持了。他们迅即绕过石头路障往前追赶,发现前方王恩德和王鹏乘坐的车已飞快拐向右边通往JANDOLA的公路。于是,他们直奔渠首分营地,通过电台向主营地简单报告了车被劫持情况。随后,李日方召集了两个巴基斯坦边防军、两个保安和巴方工头阿机子及随车警察共7人,沿绑匪逃跑的山路追击。

    当他们追到一个小土坡时,被劫车辆左后轮爆胎停下,王恩德、王鹏和随车警察被押下车。李日方等人在距王恩德、王鹏百米左右的地方停下,武装人员全部散开,进入战斗状态。李日方叫阿机子举着双手走到绑匪对面喊话:“两个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你们把人放了,车可以开走。”绑匪拿着枪对着李日方和阿机子回答:“我们就要人,不要车,别往前走了,过来就打死你们。”王恩德向李日方挥挥手,示意不要过去。随后绑匪押着王恩德和王鹏及警察步行向前逃窜。其他营救人员跟上来后,李日方等人沿着绑匪留下的脚印分两组包抄追踪。大约在上午10时45分,原来的沙土路变为石子路,已分辨不出绑匪和王恩德、王鹏的脚印了。

    《山东商报》供稿

■前方局势

    当地罢市抗议绑架行为

    绑匪表示在谈判未破裂前不伤害人质

    本报伊斯兰堡10月12日电(记者周戎)

    根据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消息,中巴双方联合营救被绑架的中国人质的行动仍在进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昨天通过部落长老与绑匪之间进行的谈判无果而终。

    但绑匪已经表示,在谈判未破裂之前,不伤害中国人质。同时,谈判的长老人数已经增加了很多,越来越多的部落长老参与了与绑匪的谈判。

    此外,坦科城的大部分商店关门,以罢市来抗议绑匪对中国工程师的绑架行为,声援巴基斯坦政府和长老的营救行为。而绑匪部落附近的小镇的一些商店也响应罢市。

■后方救援

    外交部启动应急机制

    中国政府积极营救,保持与巴方24小时联系

    本报综合报道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2日说,中国政府正积极做出各种努力,全力营救人质。

    章启月说,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对此次劫持事件给予了高度重视。外交部已向巴基斯坦方面提出交涉,对人质的安危表示关心,并要求巴方立即采取措施营救人质,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同时,中方要求巴方对中国在巴基斯坦其他项目的工作人员加强安全保障。

    她说,外交部长李肇星已同巴基斯坦外长通电话,要求巴方全力以赴,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进行营救。外交部目前已启动了应急机制,保持与巴方的联系24小时畅通。

    第二批应急小组赴巴

    如果情况恶化,不排除派出第三批工作组

    本报讯

    昨天下午,包括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起涛在内的第二批“应急工作小组”也飞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预计今天凌晨抵达。

    记者从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了解到,第一批3人“应急工作小组”已经到达目的地,目前这3人正分头协助大使馆开展营救人质的工作。

    刘起涛还表示,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他们不排除继续派出第三批、第四批或者更多的工作小组前往巴基斯坦,直到人质成功获救。新闻晨报》供稿

(责任编辑:曹戬)
  相关新闻/图片:
· 长老代表团启程与匪首谈判 不排除武力解救人质
· 我驻巴使馆证实绑匪未将人质交由部落长老看管
· 中巴政府积极营救被绑架中国人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请注意: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频道精选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010--63071853
新 闻 排 行
1 李肇星机敏回应对华人权的无理指责
2 巴基斯坦绑架中国工程师的绑架者要求释放同伙
3 中国人质被绑架第三天:我方与一人质成功通话
4 欧盟外长讨论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未达成一致意见
5 西哈莫尼可望接柬埔寨王位 洪森拉那烈皆表赞成
国 际 观 察
· 诺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为奥地利竖起一面镜子
·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颁奖给我--诺奖得主耶利内克
· 伊拉克头号通缉犯扎卡维
· 欧洲高度关注希拉克对中国的访问
· 美国大选:市场“入侵”民主
· 普京访华有里程碑意义
· 柬埔寨新国王呼之欲出
· 专家:中国人质能否获救酋长是关键
更多...
最 新 图 片

“法兰西巡逻兵”特技飞行


麦哲伦船模驶向日本[组图]

更多...
国 际 专 题
· 聚焦2004美国总统大选
· 温家宝出访越南并出席亚欧首脑会议
· 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遭绑架
· 吴官正出访亚洲四国
· 布什和克里二度舌战
· 阿富汗历史性的首次大选
· 中法关系走进金秋蜜月
· 2004年度诺贝尔奖揭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