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述说翻译二三事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 | 财经 | 体育 | 台湾 | 法治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IT | 文娱 | 论坛 | 视频 | 招聘
滚动新闻>> ·杨宪益:述说翻译二三事 18/04 06:42  ·变味的销量排行榜 18/04 06:40  ·关注北京超市注水肉事件 18/04 06:38  ·济南公交办卡押金有“猫腻” 18/04 06:36  ·时代呼唤下一个爱因斯坦 18/04 06:31  ·大连:出租车免费装备防劫系统 18/04 06:29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特区

杨宪益:述说翻译二三事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4月18日 06:42: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杨宪益近影 记者 许涿摄

    他是那种人,望之俨然,处之温和。别人对他的一千多万字的译作高山仰止,他却说没什么值得流传下去的,书全都送了人,几乎一本不剩。我们告
诉他有人窃用他的名字出书,他一笑了之。不怕坏了你的名声吗?他抿进一口烟:“无所谓。”

    ●庭院深处的记忆

    坐车到北京市北海后门。走在窄窄的胡同里,一辆辆载着游人的三轮车不时从身边驶过,打破一片寂静。七拐八拐了好一阵儿,我终于找到了那处青砖灰瓦的院落。“杨老,您好!哟,您对窗的风景不错呀。”杨宪益先生接过话茬:“马马虎虎,院子太小。”

    杨先生的精神状态很好。虽然年已90,但其面色依旧红润。因为身体的原因,一向好酒的他现在已经不怎么喝酒了,只不过,每天还是要抽上一、两包烟。点上一支烟,先生的思绪好像又回到了年少时节。

    “小学是在家里念的,家里有老师,10岁左右开始学英文。”先生说。

    与先生的对话中得知,中学毕业后,杨宪益考上了英国牛津大学,读希腊拉丁文学。这个时候,他与英国姑娘戴乃迭相识相爱。戴乃迭出生在北京,也很喜欢中国文化。1940年,两个人一同回国。我问先生:“当年为什么要回国?”先生答:“中国人为什么不回中国呢?”“当时您没有犹豫过?”“没有。”“您夫人是英国人,当时她愿意和您回来吗?”“对她是困难一点儿。”但是,夫人还是跟着杨宪益回国了。

    ●走上翻译之路

    1943年,杨宪益夫妇去了梁实秋的编译馆。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只有人将西方经典翻译成中文,还没有人进行中文外译。梁实秋希望杨宪益夫妇能去领导一个部门,专门从事将中国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的工作。杨宪益和戴乃迭两人的中文外译事业也从此开始。

    “您翻译的第一部作品是《资治通鉴》?是不是从那时候开始,就想着以后一生以翻译为主了呢?”“没有。原来我的兴趣不是搞翻译。不过,后来觉得做翻译可以跟我爱人在一起工作,就到了编译馆做了翻译。”先生答。

    1952年,国立编译馆撤销以后,杨宪益夫妇接受中国外文出版社的邀请到北京。当时外文出版社刚刚创立英文版的《中国文学》杂志,请先生主持翻译中国的文学作品。在这一时期,他们夫妇翻译了大量的作品。

    ●翻译“读了一半”的《红楼梦》

    “《红楼梦》这部著作是您翻译生涯中历时最长的一部著作?”“其实,我不喜欢看《红楼梦》。小时候读《红楼梦》,我只读了一半都没读完。刚刚开始没多久,我遇到一个英国朋友,他是一个汉学家,叫大卫·霍克斯,他告诉我说,他在翻译《红楼梦》,已经翻译了两年多了。他翻译出来的版本用的名字是《石头记》,我为了显得和他的稍微不一样,就用了《红楼梦》这个书名。说我是翻译家,其实我爱人才是翻译家。都是我把初稿翻译出来,交给她加工,她费的力气比我的还大。”

    离开小院前,问先生:“现在是不是经常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没想到先生却反问了一句:“为什么要回忆过去呢?想些现在的事不好吗?”走出小院,正午的阳光照在青灰色的院墙上,让人感觉到一种难得的澄净安宁,不由得想起苏东坡的那首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杨宪益小传

    杨宪益,1915年出生于天津,1936年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1940年回国在重庆中央大学等学校任教。1943年后在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1953年调至北京外文出版社,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聊斋选》、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等,以及《鲁迅全集》、《青春之歌》等。 刘晋锋 孙巧稚


(责任编辑:熊红祥)
  相关新闻/图片:
· 引进“大片”再传佳音 《翻译风波》同步上映
· 引进“大片”再传佳音 《翻译风波》同步上映
· 《翻译风波》全球同映 丁建华配妮可-基德曼
· 日本开发婴儿表情“翻译机”
· 妮可红裙点燃悉尼 《翻译风波》首映主角家乡
· 《翻译风波》将上映 首款海报"全球同步"曝光
· “全译”到此打住!
· 北京: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将取代相应任职评审
· 文学翻译何以后继乏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请注意: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频道精选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010--63073424
新 华 网 检 索
要闻
- 胡锦涛亲切看望爱泼斯坦(图) 爱泼斯坦简历
- 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安定有序的大好局面
- 外交部长李肇星与日外务大臣町村信孝会谈
- 专题:第八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 视频
- 唐家璇国务委员会见日共同社社长山内丰彦
- 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
· 清华哈佛"全球化时代重
  组"热招
最新图片

纪念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解放60周年[组图]
新华导读
[社会]南京长江大桥母亲推女儿下江 女孩同姨父睡一张床
[职场]劳动合同代签也有效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法治]浴室女老板留妇女卖淫300次 民工被逼下跪引发群殴
[饮食]用餐时忌用餐巾擦餐具 消协:制定果冻体积形状标准
[体育]姚明笑谈私生活受关注 田亮拿上“外卡”突然参赛
[汽车]上半年油价将维持50美元高位 受害者揭秘租车4误区

新华论坛
- 为何劳模都带“长”?
- 陈水扁 你是慌了还是怕了?
- 谁来救救我的大头娃娃!留言精粹
- 群众招乘领导“坐骑”说明什么?
- 一周扫瞄:论坛情感网文推荐榜
- 周末大拼盘:论坛五大爆笑网文